5/5是我們期待已久的”飢餓日”,由世界展望會和文華展望社所舉辦的飢餓12體驗活動,雖然餓了12小時,但意義非凡呀!
當天有三大集會:
早上:一日之飢始於晨-齊飢開會式
我們唱了營歌、宣示、貼飢餓貼紙。
中午:齊飢午會
我們寫下飢餓的意義,並摺成紙飛機射向遠方,互相分享飢餓的感覺。
晚上:飢情開講
玩了一些小遊戲,並請到世界展望會的專員與我們分享飢餓30的意義,在最後的三十秒我們進行倒數,最後完成勇士單簽署、受證。
結束後給了我許多感觸,這活動不只是為了得到證書而餓肚子,是要體驗飢餓時的痛苦,發現世界上有許多地方是需要幫助的,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,使他們快樂的過生活。:)
飢餓中,請勿餵食! ><
願望紙飛機~
當天還有另一項活動:希臘故事短劇
雖然做得有點太草率,但都有演到故事的重點喔!
飢餓30:
●什麼是飢餓三十?
「飢餓三十」是世界展望會發起的全球人道救援行動,也是極具社會教育意義的活動。飢餓三十是全球性的活動,全世界每年約有上百萬人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參與在其中。從民國79年開始,台灣世界展望會每年募集無數台灣民眾的愛心,救援全球緊急災變地區最迫切的需求。由於天災、人禍隨時都有可能發生,「飢餓三十」的目的在於一旦有緊急事件發生時,世界展望會可以迅速靈活的運用民眾的捐款,以發揮最大的救援效果。
●為何舉辦飢餓三十
舉辦飢餓三十飢餓體驗營的意義是,讓營友透過持續30小時不進食固體食物的行動,感受飢餓處境,了解難民痛苦,落實「人飢己飢、人溺己溺」的精神。透過營會活動設計也讓營友深入了解飢餓三十援助對象與需要。營友飢餓的行動透過媒體傳播,向社會各界呼籲重視國內外災變地區的需求,帶動更多人響應飢餓三十全球人道救援行動,也富有良好的社會教育功能。
●飢餓的意義
救貧、救急、更要救命、一塊錢,就能救一個生命
我們要做的,不是延長他們的時間,而是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!
口號,是人人都會喊的,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做到呢?
我們的能力或許不夠、能做的或許不多,但是我們能從自己身邊做起
除了其他的貧困國家,我們台灣自己也有許多人需要幫忙
我們可以從節儉開始,不浪費自己身邊的資源,去好好珍惜
或許會你來說可能只是一塊麵包、可能只是一點水、甚至只是一塊錢,但是對某些人來說這些卻可以救他們一命
所以我們應該盡自己所能的去幫助其他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