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週記上多是同學溫暖的言語,充滿貼心與理智思考過後的建議。但偶爾會穿插讓老師心寒的文字,這些言語批評,像一把把刀,深深刺入老師的心。

 

很多同學往往能從其他同學的言語行為中,歸納出自己一套獨特的心得,這些心得讓老師大為讚賞,因為看得出你們的成長與成熟度。從你們感恩的文字中,也能感受到源源不絕的溫暖。這一年來,多半的男孩、女孩都逐漸長大了,成為一個個更好的孩子。

 

然而,有的同學仍然以自己的方式來對待週遭的世界,你們不願低頭,卻只選擇用蠻力來抗衡。例如,有同學說,每次上英文課,都只感覺到厭惡;有人說某幾科老師的教學方式實在令人無法苟同,言詞中透露著不滿。其實老師只能針對中間程度的孩子,其他程度更好的、程度落後的孩子都無法全部顧及,再者,老師每天與大家頂多相處一兩個小時,無法得知是否你私底下努力與否,於是或許根據你的成績來評斷是否你們有花足夠的心思課業上,或許給的意見不夠中肯,而傷害了你。

 

但你們再怎麼「厭惡」老師,也請不要這樣直接的表達,你們應該表達的是「正面的建議」,老師會虛心接受,只是,你們情緒性的用語,總讓老師心裡淌著血。老師時常關心著大家,或許41個孩子總會有幾個漏掉,但請你記得:老師不會因為你的成績評斷你,老師期待看到的是你的成長,你是否能越挫越勇,你是否能面對日後更多更大的挫折。

 

「自發性的努力」絕對能帶給你進步與成功,老師只是推手,倘若你因為這雙手、而甘願整個放棄,那麼全世界也救不了你了!你可以厭惡老師,但請不要直接表達你的厭惡,也請你別因為厭惡老師而放掉學科,這根本就不值得。

 

有人說,想到某組長就想比中指,但你們有沒有想過,學校行政職,這些組長、主任,都是老師兼任的,老實講,幾乎沒有老師願意去承擔這樣重大的責任,如今有人想要付出、有所貢獻,這位組長,在你們放學、週末休息的時候,都還在加班、照顧校園裡被你們忽略掉的角落,為了不讓幹部太過辛苦,他建立起繁雜的制度。我只覺得,你們的厭惡與苛刻的批評,都很幼稚。

 

社會上已經太多只會說不會做的人了,老師請求你們:別再陸續加入這群人的行列,我們的社會充斥太多的烏煙瘴氣。為養育你的社會付出,溫暖身邊的人,我們都責無旁貸。老師只求,你們都會長大,成為成熟的個體,用你的貼心關照他人,用你的理智看待事情,用你的思考去評斷,最後給出積極正面的建議。一昧的批評,只會讓人反感,那麼又有誰想要付出呢?

 

 附上乃禎媽媽的分享,Justice: What's the Right Thing to Do? 《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hsh113-2010 的頭像
    whsh113-2010

    2010-whsh113

    whsh113-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