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錄:張佳瑤老師
※內容:蘇格拉底問丹「你快樂嗎?」「萬一預賽沒過會如何?」以往的丹只求達到目的,忽略人際關係,潛意識實存焦慮。雖然聰明自信,卻容易驕傲,愛狡辯找理由。面對蘇格拉底的學思歷程是從拒絕到接受(鞍馬),在破車上沉思,接著恐懼,最後豁然開朗。
※觀點:
1.服務是崇高的,職業無貴賤。(平等心)
2.加油站對丹而言是生命的聖殿,你的聖殿(具有啟發感動之處)在哪?(大學、教室、某人)
3.要心無旁騖,活在當下。當丹為鞍馬一事欣喜炫耀,蘇格拉底不以為然,認為丹活在過去的光榮裡(如同老人晚年常有的懷想與哀嘆),人其實不需想過去與未來,因為你所擁有的真實只有當下的此時此刻。
4.金剛經:「無所求,才有所得。放下思想包袱,心中無掛礙,無所求而求,有求皆應。有所求而求,有思想包袱,心中有掛礙,反而求不到。縱然求到了,也要付出超額的代價。再說,有所求而求得的東西,統統都是增添煩惱的東西,欲望和妄想的產物。」
(http://bbs.fjnet.com/thread-172167-1-1.html)
5.在酒吧,蘇格拉底說很多人沒有真正活過。
6.有時靜心發現,念頭是繁雜如心猿意馬,透過練瑜珈,可以觀察自己的呼吸,求其放心。
7.英文片名的本義:寧靜、勇者無懼、______?
8.喬伊如何稱呼蘇格拉底?互稱大佛與小佛。本片具有佛家精神,佛家的討論之一是「抉擇」。
9.人易有的通病是坐這山望那山,應當重視過程甚過於目的。
10.勇者,遇搶匪時,一般人會採取搏鬥來解決,蘇格拉底則從容應對,拿回主導權,並回應丹之前說的「不討人喜歡的人通常是最需要愛的」,被洗劫一空的身軀,也象徵一次蛻變的機會。
11.丹說有時候不欣賞自己的想法,但念頭其實不表示一個人的人格。
12.知識和智慧不同。須落實於生活的實踐與體驗(蔣勳的生活美學)
13.蘇格拉底問丹掉下河時想的是什麼?全心全意想著那一刻,生活就該放空不想,只想當下。
14.時空是平行發生的,隨時都有事在發生,必須細心留意。因大多數的人只是「眼到」而未「心到」,後來丹體會到水花的存在,了解每一刻都是不平凡的。
15.刷馬桶是為了磨丹的驕氣,學習在任何環境下冥想。
16.當一個人往內心看自己,就會看到自己過去的不好,再由真心的反省,進而付諸行動,已排除心毒。
17.「逆增上緣」,車禍是丹的考驗。
18.丹對教練說「你放棄了我」,可延伸思考師生與親子關係,當別人沒有放棄你時,相對表示他對你的重視。
19.戰士不一定十全十美,但熱衷於自己所愛的事。戰士不輕言放棄,戰事也是脆弱的,雖苦有甘,只有體驗與實踐的當下,沒有起點,也沒有終點。
20.丹在比賽時跟隊友分享經驗,是一種慈悲心,在受益之後進一步分享,也成就別人。
21.在吃相的部分,強調對戒欲、忍辱、專定的訓練。
22.成就、幸福、和平,人人想要,豈能全得。
23.每個人身邊都有蘇格拉底(師長、朋友、尚友古人),只要學生準備好的,老師是處處都在的。
24.佛家:精勤于聞思修,戒定慧三學,貪嗔癡三毒等煩惱,過失也將逐漸減少,進而令往昔所造的種種惡業罪障也漸漸消失殆盡。(http://www.dharmaforest.net/Dharmaforest.net/_fileCabinet/Fa-Long%20FongA.htm )